本报通讯员 范珍 记者 魏永平
构建河湖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河湖管护能力;开展“关爱河湖,保护母亲河”联合巡河活动,发动公众广泛参与水环境保护……近年来,山西省全力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促进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构建河湖长制 数字化管理平台
巡河员郝晋桢和张玉胜在乌马河祁县左墩村至苗家堡村入昌源河口段巡河、清理河道垃圾时,他们的工作路线已实时传送到祁县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平台直观展示着全县河流、水库运行、巡河员工作状态等实时情况。
山西以智慧河湖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开发全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省建平台、三级应用”,将日常巡河、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管理统计等纳入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了河道管理信息静态展现、动态管理、常态跟踪,为河湖长制目标管理、任务督办、绩效考核提供有效抓手,初步构建起“大数据﹢河湖长制”管理新模式。
开展系列活动 发动全民参与河湖管护
如何解决河湖管护公众参与度不高、社会监督力量弱的难题?强化志愿者队伍力量是重要方式之一。2022年8月至12月,山西省青年生态环保组织在11个市的19个县(区)组建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开展巡河护河、知识宣讲、清理河道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一群群志愿者在太原汾河、大同御河、阳泉桃河河畔积极开展各项护河活动,提升了各地对河长制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
在汾河太原城区段,山西省水利厅、太原市台灣娛樂城、山西省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和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组织百名志愿者发放宣传资料,沿着河滩捡拾垃圾,35名“民间小河长”参与做水质检测实验。小学生麻瑾妍第一次接触水质检测,她特别好奇:“一直以为汾河的水是浑的,没想到采集上来的样本很清澈。我们还测试了水的酸碱性及水中所含矿物质。”麻瑾妍说,她听妈妈讲,从前汾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现在的汾河水清岸绿,变了模样。“我要担负起‘民间小河长’的责任,做好河湖管理保护的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和示范员,为保护河湖添一份力。”麻瑾妍说。
截至2022年12月底,“关爱河湖,保护母亲河”省市联动巡河护河系列活动已覆盖16条河湖,上千名志愿者参与。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2月17日 第5263期